菜单 logo
课程与服务 文章 测评 活动
首页 / 最新文章 / 徒步尼泊尔——超越极限

徒步尼泊尔——超越极限

古典
古典 / 新精英创始人、生涯规划师   2011/11/25
阅读13725

视频:出发尼泊尔

文/古典


这次去尼泊尔,遇到了两个话题,一个话题是超越极限,一个话题是尊重极限。其实这两个极限各有不同,如果要更加精确的描述的话,第一个极限应该是超越“内心的限制”,第二个极限是尊重“真正的极限”。

第一个极限

关于限制:一

先来谈谈第一个,我们队5个人。从年龄来看,2个70后,3个80后。除了我,他们都是第一次出国,像我们身边大部分人一样。

如果没有这一次旅行,即使出国,他们也不会选择自由行,因为他们的英语都不太好——基本徘徊在四级放弃多年的水平——他们会选择跟团。而跟团一定会加重这 种语言的恐惧,如果你跟一个中国团出游,哪怕你去欧洲美国,你还是可以一句英语都不讲。即使他们自由行,也会选择一条舒服繁华的路线,而不是跑去爬雪山, 那好像是高级旅行者门的专利,因为这意味着穿越、9天不在城市和高海拔。

所以大部分中国人,第一次的出国游在30岁之后,而其中能够远离那些设定好的购物线路和购物区的人也要到第一次出国游2-5年之后。也难怪你出去走一圈, 别人都会问你,Japanese?Korean?最后才想起来,哦,Chinese! 日本韩国的青年人和老年人,早已经是常客。等到自己想去的时候,已 经30有多,孩子正小,走不动了,他们会等到40岁才开始重新想去旅行。那个时候雪山南极会因为身体原因离开你的日程,如果那个时候你不幸的还在旅行中间 交杂了别的目的,比如说和朋友谈事啊,去了解国外市场啊,组建团队啊什么的,全世界你能去的地方又少了一大半。最后你算计一下,还是到北京九华山庄泡泡温 泉为好,于是你开车出门了。

看,大部分人的生活,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有环游世界的梦想,但是大部分人都会被各种内心的限制而绊住了双脚。

在尼泊尔几天下来,当我们登上4000多米的山,斯文在小旅馆里面因高原缺氧半夜醒来睡不着,第二天早上神清气爽的起来拍照的时候; 当英语丢掉N年的海 宝同学也开始去点菜和讲价的时候;当李阳学会用尼泊尔语杀价成功的时候;当春雨给挪威老太太变魔术获得中国魔术师的称号的时候,他们都明白,其实自己早就 可以来一趟,也应该来一趟。

这也是我这一次拉大家出门的目的,而这么一次的折腾,让这些25岁的人们理解到:其实出国不难,英语哪怕比现在再糟糕一点,身体哪怕比现在再差一点,钱哪怕比现在再少一点,也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你以为那些东西都是问题。

最后说一句,即使是这样的团队,我们也还是被震撼到,我们在某一个山头大喘气休息的时候,山上居然迎面下来一个背着孩子的俄罗斯女子,她25岁,背着4岁 的女儿就来了,女儿在背后都已经睡着,她状态还蛮好,自己也像个孩子一样和我们合影,做鬼脸。我们再往前走,遇到那个远远被她甩下的挑夫。很多妈妈会说, 等孩子长大了再

说吧,那么如果孩子还小,为什么不能就背着去旅行呢?等他长大了,告诉他曾经在什么都不记得的时候去过雪山,他一定很得意。

这次的尼泊尔徒步只是我们的一个开始,我们的下一次的目标是去开车横穿美国,然后再下一次是可能是南极。(主要看大家的英语水平和收入谁涨得快)一个是繁 华至极,一个是无人至极。当我们到达地球的极点,到达文明繁华的极点,我们也就真的可以重新回到原点,思考我们到底需要怎么样的生活——之后不管是选择其 他的生活,或者是更加喜欢现在的生活。这都是新精英给他们的礼物。最重要的,当你可以去南极和美国,你就可以拥有到达任何地方的气势和勇气,这是我们生命 最重要的东西。

梦想其实没有那么远,大部分事情其实没有那么难,我们不做一件事情的代价其实远远大过我们做那件事情即使做砸的代价——这些道理我从18岁到32岁,折腾很多年,越来越清晰。而我们的团队在25岁学到,他们注定能够超越我,走得更远。

不走到外面,你怎么知道自己站在哪里?世界是一本书,不翻完这本书,你怎么知道,那些故事,才是主线?正如那个自己家后院的故事:一个人在梦中见到自己挖到巨大宝藏,于是离家寻找,在历尽磨难中,才知道原来那个院子就是自己家后院。

关于真实生活与旅行的隐喻,我们总是在旅行中找到了真实的自己,然后回到生活中,做真实的自己。

关于限制:二

刚才谈的是假限制,现在谈的是我的限制。

我这一次去真的是有很多限制。左边膝盖在爬野长城的时候受伤,还没有好,而这趟全是台阶,很费膝盖。

把包背到幸福之旅的课堂上,然后直接去的机场,一直没有休息好。工作忙,没有什么时候专门做锻炼。我想我的身体比以前差了很多,以前身体没有限制,哪里说去就去,但是我比以前更加成熟的地方,就是知道了自己的限制。而且知道了超越的方法。

出发的前两天,我一直很低调,有空尽量睡觉,把精力补了回来。

提前一周,我开始每天走楼梯上班,我想练习一种不损害左边膝盖的上楼方法,大概在上下第4次楼梯的时候,我大概知道该怎么样用楼梯扶手借力。

在博卡拉,我专门要他们帮我买了一个弯头的登山杖,这样可以把大部分冲力都减到手上。从第一天开始戴护膝,这让我把膝盖保护得很好。等到最后一天,大部分人都膝盖发痛,我还一点没事。

最重要的还是登山部分,最后从3000到4000的那天,我慢慢找到了登山的节奏,平路是两步一呼吸,上台阶是一步一呼吸,步伐调整小到不让自己的肌肉绷 紧。这样肌肉的负担分摊到呼吸上,呼吸的负担分摊到节奏上,节奏保持到体能能够持续维持的限度,而体能只要每天能够定时吃饭,就可以无论走多远也不害怕。

我理解到自己的限制,也理解到超越的方法,那就是把峰值不断的转化,转化为自己可以承受的其他指标。然后通过整体的协调发力,达到突破。

登山是如此,上升海拔数其实不是关键,关键是上升的坡度,最后一天,我们团队90分钟上升了500米,也是因为找到了团队的节奏和适合的坡路。有人说如果坡路就是陡升,又如何?当地的挑夫懂得走之字路,把陡坡变成缓坡,这也是一种转化。

太极拳也是这样,手的力量比不过臂,臂比不过腰,腰比不过腿而腿比不过身体的重量。公司也是这样,英雄比不过团队,团队比不过模式,而模式比不过精神。

道理都明白了,但是上下贯通,整合才是关键,这就是修炼。修炼从尊重极限开始。

第二个极限

征服雪山

以前我爬过珠峰,上课总吹牛逼。所以有段时间,斯文认识我的时候,说:我也要征服珠峰,我笑笑不答。

等到了ABC那天,我带他去看雪山。我说你看,每个人上来这个地方,高反程度和感觉都不同,这是体质的关系。这种适应过程五千米哪里还有一次,六千米左右 还有一次,这两次一般人都可以通过锻炼,保持呼吸慢慢适应。再七千八千那几次,很大程度和后天锻炼无关,而是先天体质的关系。如果你能够登顶,第一个要感 谢的,是你的爸妈。

然后是天气,登山线路一般是先从半山腰走到山脊,然后再找道路上去,其间会有大风、雪崩、变天、下雪各种天气,一旦变天,就必须立即下撤,不是人力可能超 越的。有时候在下面大本营等了6天,气候还没有转好,哪怕就差200米也必须下撤,过一年再来,没有商量余地。所以如果你能登顶,还需要感谢的是老天爷或 者山神,他放了你过去。

再然后是你的队友,一个小队至少3个人,每个人负担一部分东西,如果小队一个人不行,有的时候也需要集体下撤。而在那个海拔,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去,谁也不知道自己行不行,所以如果你能登顶,你还要顺带感谢他们,以及他们爸妈。

以上的所有条件了,才是你的努力。我说,你现在还想“征服”雪山吗?斯文笑,说我明白了,只有没有真的见过雪山,登过雪山的人,才会说征服这么2B的词。我说对对,那估计都是在山下温暖小房间里面憋出来的词,当你真的登山珠峰,你的第一个念头,一定是敬畏和感恩。

生活也如此,那些站在顶峰的人,大多都心存敬畏,不谈征服。我现在还没上山,已经快被感谢没顶了。

古典

相关文章

个人发展
古典:人生下半场,应对职场危机的 6 个策略亲爱的纠结癌病友,你人生遇到的纠结事,这4个方法都有解你的成长,注定与痛苦为伴带着美好世界的心去面对客观的职场,你准备好了吗?你之所以羡慕身边的人,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大学生如何做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拨打电话

返回顶部